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名师风范 > 正文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带头人——专访袁建新教授
发布时间:2015-05-19 17:15:50 阅读:次 【字体:

个人简介:

袁建新,男,1954年生,汉族,江苏武进人,教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重点专业建设负责人,工程管理系主任、书记。

工程造价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多年来,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牵头专业。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袁建新教授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百忙之中,袁建新教授接受了我校友会办公室记者的采访。一番对话,让我们对工程造价专业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工管系工程造价专业是全国的牵头专业,也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工程造价的专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螺旋进度教学法”、制作了教学用的建筑模型。两项成果均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了工程管理系老师的骄傲。袁建新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螺旋进度教学法”的思路。

“螺旋进度教学法”是将一门课程分为不同的层面、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来教学,达到一种逐步深入掌握了解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工程造价专业需要学习三年,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计价方法需要学习五六门课,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中把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讲完,然后我们可以用四节课做一个工程造价的小例子,用两个星期做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造价案例,用六个星期去做一个更加复杂的工程的工程造价计算。螺旋进度教学法的思路就是说从最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渐的复杂。它要求在完整的意义上,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同学们逐步的掌握方法。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岗位工作,袁建新教授主持制定了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的的培养方案。

怎样构建课程体系来达到培养目标是我们正在不断完善的工作。工程造价专业的同学毕业以后就是在造价这个岗位上工作。他们应该具备编投资估算、编建筑工程概算、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的能力。所以在培养方案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岗位的认识,只有清楚的了解到了自己要做的工作,才会明白自己所需要哪些知识,才会自主的学习。另外,实训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是解决方法问题、知识问题;实训课程是解决动手能力的问题。只要我们按照这种思路来分析,只要我们把工作岗位上的内容分析准确之后,只要我们对技能有好的掌握之后,一切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这个专业需要最多的就是实践,要肯动脑,动手去研究它。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是我们培养方案的一个重点,只有拥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袁建新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又是从教35年的老教师,对教育现状也有不少的观点与想法。

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是不是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我认为比较核心的问题是现在的教育。第一,创新教育太少,实际上幼儿园都可以搞创新教育,老师教的东西,同学们反过来自己可以去做;第二,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不够深入,好的教学理念其实很简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学们应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则是教学的主导。

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袁建新教授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科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成绩斐然。是怎样的精神造就了这样一段成就?

其实我觉得我以前做的东西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没有做到很好的地方,但我总是不断去研究、思考新的问题,正如我刚才提出的:兴趣、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凡是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哪怕这件事情是自己答应错了,也一定要认真完成。这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素质与信用的体现,这一点十分重要。

正是兴趣与执着促成了我能够把事情完成。

谈学习,袁建新教授认为自己也是学生,不断的积累与巩固必定收益匪浅。谈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在他心中扎根,他必定会带着这份坚持让教育事业不留遗憾。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并且努力的结合到实际中去。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度过的。

我从事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包括我们教育教学领域的工作,他不会受到年龄的限制,只要身体允许、脑子还能活动的情况下我肯定会继续讲下去的。毕竟工程造价专业的“螺旋进度教学法”是我们通过一二十年的总结而得出来的成果。

小编语:作为专业带头人的袁建新教授,对于该专业拥有独到的见解,并且一直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勤奋进取,当荣誉悄然降临的时候,他能淡然视之,依旧坚定的继续前行,引领工程造价专业书写新的篇章。

                                            (采访/郑志兴 郑玉洁  文/陈月)

上一条:道桥先锋 ——专访交通系道桥学科负责人杨转运主任
下一条:三十八年从教路 孜孜一生育才情——十问林升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