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爱惜生命 品质生活——林升乐教授给几位受挫校友的心理按摩
发布时间:2015-05-19 17:13:55 阅读:次 【字体:
数年前,我教过你们,是真正的师生关系,所以,这次对话仍然采取直白式。听了你们几位的讲述,毕业后的从业或创业中,似乎各有各的不幸,连生命都不值得敬畏了。这要不得!你们得爱惜生命,过上品质生活!
    你们想想看:这个世上,总有比你们压力更大的人,比你们更困苦的人,比你们更厄运的人,比你们身体更差的人。无官无位算啥,老百姓幸福指数就低吗?无房无车算啥,只要不缺衣少食就会有明天。何况有这么好的一个时代。你们有高知识,高技能,往后不会低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嘛。不要觉得上天待你们太薄,不要觉得自己平淡庸常,怀才不遇。其实,有的家庭突遭罹难、灾祸不断,就盼望过上你们那平淡庸常的日子。害眼病的,远胜过缺手少足的;缺手少足的又远胜过常年卧床不起的。总有更坏的现象存在嘛,而你们目前的状况,永远不可能是那个最坏的。所以,你们该庆幸、释然。我常对我身边的青年教师说:“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我看你们也可以借鉴这句话。
   “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世事纷争,其结果总是双方均受伤害,得不偿失,何苦来哉?不如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别人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适时、适当的妥协,不是退怯、懦弱,而是善于权衡和珍惜。让得半步宽,心境一世界。养身学中不是提倡哲理养身吗?儒家强调“进德”,道家强调“求真”,佛家强调“净心”。与人和解,是养身中德、真、心的最高境界。哲理养身比生理养身和心理养身更有利于恢复你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只要是人,其背后,总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孬。倘若人人都喜欢你,那你是神,不是人。所以,不必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上司对你表扬或批评,修养好你自己,就足够了。因为,你们的梦符合中国梦,利国、利家、利人、也利己。说白了,活,是一件很自我的事,只要是对的,我行我素,走下去。人,除了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外,还应该接受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是自我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人性美好、人格健全、人生幸福。从主体上说,你们会实现的。这急不得嗬,要慢慢来哩。
    凡是世人,都各有各的时空要坚守,各有各的悲欢离合,各有几支欢乐的歌,各有几段难念的经。“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嘛。所以,莫大喜,莫大悲,莫羡艳,莫自卑。要经常按摩自己的心态。他在他的世界里繁华,你在你的世界里灿烂,整个世界不就更美好了吗?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嘛。若你们能够彻底放下名利得失、恩怨情仇,那你们真的虚怀若谷,且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就一定能直抵彼岸。
    工作、学习、乃至生活,需要的是主动,忌讳的是被动。你们目前还不是诸葛亮,不要老等别人“三顾茅庐”。与其说老等别人来敲门,还不如主动将门打开。清风会进来,阳光会进来,自然、美好、挚爱、温暖都会进来。机遇,就难得错过了。倘若万一错过了春天桃花的盛开,就不要再错过秋天荷花的艳放;错过了日出的壮美,就不要再错过月升的恬静。人生,是经不起几番错过的。错过一季,也许就错过一年或一生。谁又输得起这样的结局?
    在你们的社交圈里,注定,一些人会来,一些人会走。陌生变为熟悉,熟悉变为陌生。来往归去,应算自然。遗憾什么?悲哀什么?只要你们善始善终,美言美行,结果都不重要了,因为你们尽力了,你们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经营着自己,赔了,赚了,都在情理之中。你们不要过分要求环境怎么样,那样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你们改变不了过去,但你们可以改变现在;你们不能预知明天,但你们可以把握今天;你们控制不了他人,但你们可以控制你自己;你们无法样样顺利,但你们有法事事尽心;你们无法左右天气,但你们有法左右自己的心情;奋斗是不会使你们痛苦的,放弃是不会使你们快乐的。是不是?
    好好理理这几年的混乱心绪,不要再去浓化忧的一面、淡化喜的一面。你们那么多闪光点,那么多优秀潜质,大家有目共睹,你们再也不要视而不见。人,要自信,才会自立、自强。当一个人确有心结解不开时,网开一面,提醒自己: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到来;不管怎样,明天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所以,节假日,陪着父母、伴着妻子、携着孩子,外出游一游。用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景、鸟语花香浸润浸润自己的心态,挖掘出内心深处的惬意和快乐。这样,你们的人生行囊中,不光装着事业和成就,还装着品质生活,那就能真正体会到:活着多美好啊,生命多重要啊!这时,在你们的眼中:山、川、日、月在笑,父、母、妻、子在笑,整个世界、乾坤都在笑。那么,你会油然而生一种为生命放歌的冲动。同时,会幡然醒悟:人的生命,是用来爱惜的、品味的、绽放的,不是用来埋怨的、仇恨的、糟蹋的。是吧?要珍惜这绚丽如花的青春岁月,珍惜这多姿多彩的华美年代。没事儿,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有的。我这位63岁的老教授会亲眼看到你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更有品质。
    欢迎你们有事没事回母校来我这儿坐坐、聊聊,在老师家吃顿便饭总没问题吧!你们的年龄与我的儿子、儿媳相仿,我们之间算是忘年之交嘛,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快乐地活着。
                      ——2014年春节间于四川建院建大家园


作者简介:林升乐(1952——)男,教授,编审,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上一条:着重知识,勇于实践——访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杨文建
下一条:依然诚挚——专访德阳市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力民